安全生产名词解释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的组织措施。
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工人进行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安全生产“三同时”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特种设备
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三合一
“三合一”建筑是“多和一”建筑的典型之一,其定义及类型是: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现象都称为“三合一”现象,所有集生产(经营)、储存、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称为“三合一”建筑。
四不两直
就是在安全检查时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入现场。
四个一律
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
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
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建立起“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必须明确岗位职务责任。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的“党政”,地方是指党委和政府,是以党委书记为主官;在企业是指行政和党委,行政一把手是主官。“同责”是无论党委、行政在安全生产管理或者监管方面都有责任。安全生产管理“一岗双责”就是指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履行本职岗位应有的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社会安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预防事故灾害发生,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减少社会治安案件)。
红线意识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宝源丰禽业公司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三管三必须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五落实规定
一是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二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三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四是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五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五到位规定
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三违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安全标准化
是指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规定的标准,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
安全评价
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个方面。
双预防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对企业安全风险逐一排查和辨识,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控,并针对性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风险
风险(R):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L):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S):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R)= 可能性(L) × 严重性(S)
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重大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形式。
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主要分为三类: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
相关新闻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换热器管板受水分冲刷、气蚀和微量化学介质的腐蚀,管板焊缝处经常出现渗漏,导致水和化工材料出现混合,生产工艺温度难以控制,致使生成其它产品,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等级。 冷凝器管板焊缝渗漏后,企业通常利用传统补焊的方法进行修复,管板内部易产生内应力,且难以消除,致使其它换热器出现渗漏,企业通过打压,检验设备修复情况,反复补焊、实验,2~4人需要几天时间才能修复完成,使用几个月后管板焊缝再次出现腐蚀,给企业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生产成本的增加。
铬酸锂 桔黄色结晶状,加热分解,有氧化性;溶于水,甲醇,微溶于乙醇、丙酮。 物性数据 性状:黄色或橙黄色粉末。 密度(g/mL,25/4℃):2.246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无可用 熔点(ºC):844 沸点(ºC,常压):无可用 沸点(ºC,5.2kPa):无可用 折射率:无可用 闪点(ºC):无可用 比旋光度(º):无可用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无可用 蒸气压(kPa,25ºC):无可用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无可用
溴化锂制冷机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常会在冷凝器和吸收器中产生结垢,水系统滋生藻类进而产生粘泥,机组出现严重锈蚀等问题,这就需要运用清洗技术对其进行维修保养。 1. 溴化锂冷水机组水循环系统的化学除垢与清洗 溴化锂冷水机组有两路水循环系统:冷媒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冷媒水系统一般是密闭循环,水量几乎没有损失,所以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铁锈、滋生藻类、产生粘泥影响传热等。冷却水系统除上述问题外,还有冷却塔的水分蒸发导致无机盐浓度升高产生结垢的问题。无论是粘泥还是结垢,都增加了换热铜管热阻,降低传热效率,使得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下降。资料表明, 冷却水污垢系数由0.000086m2K/w 增加到0.000172mzK/W 和0.000344m2K/W时,机组制冷量将衰减11% 和26%左右;冷媒水污垢系数由0.000086m2K/w 增加到0.000172m2K/W时,机组制冷量将下降8%左右;所以应定期对水系统加以清洗和投放化学药剂。尤其是使用地下水的地区,水的硬度较高,结垢的现象更为突出,有的机组运行数月就会有鱼鳞般的垢层产生。